冷庫,利用降溫設施創造適宜的濕度和低溫條件的倉庫,是加工、貯存產品的場所。能擺脫氣候的影響,延長各種產品的貯存期限,以調節市場供應。冷庫主要用作對食品、乳制品、肉類、水產、禽類、果蔬、冷飲、花卉、綠植、茶葉、藥品、化工原料、電子儀表儀器等的恒溫貯藏。
目前齊齊哈爾冷庫工程的建造方式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采用砌塊和鋼筋混凝土結構加保溫建造的土建冷庫;二是輕鋼結構加裝配式冷庫形式;三是土建與鋼混結構加裝配式冷庫形式。選用何種形式的冷庫,需要根據不同區域、地理環境、投資成本、運行成本等因素而決定。
一、土建結構
主流建造類型,技術在與時俱進。
土建冷庫有單層和多層之分,單層冷庫多采用梁板式結構,多層冷庫則采用無梁樓蓋結構形式。冷庫的墻、柱、樓板等主體采用砌塊、鋼筋混凝土結構,冷庫墻體內側粘貼保溫層,保溫層兩側需做防潮隔汽層,內側再做土建防護層,防潮隔汽材料已淘汰石油瀝青油氈的做法,而改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及聚乙烯薄膜現場鋪貼的做法,土建冷庫的圍護結構屬重型結構,熱惰性較大,受外界空氣溫度及太陽輻射引起的溫度波動較小,庫溫較穩定。
土建冷庫的優點是節能、堅固、承重高、防火和耐久性好;缺點是施工工期較長,自重較重,地質條件要求高,冷庫內柱子較多,影響貨物堆放,降低了冷庫的有效使用容積。
二、鋼架結構+保溫板
投資少優勢多,目前正大量推廣。
輕鋼結構的發展和現代物流的需要,促進了大柱網、大跨度鋼結構裝配式冷庫迅猛發展,我國從2000年開始對鋼架結構冷庫進行大規模推廣。鋼架結構冷庫承重采用鋼柱、鋼梁等輕型鋼結構形式,保溫采用預制庫板現場拼接。

輕鋼結構與保溫板之間,有兩種結構形式:一種是外結構,另一種是內結構,輕鋼承重結構在保溫板的外側,稱為外結構,反之為內結構,外結構比內結構用鋼量少。鋼架結構冷庫美觀,大小、高低皆可調節,建設周期短,庫內規整,可實現自動化處理,劣勢在于,鋼結構冷庫經常風吹雨淋,加上人員管理不到位,年久會出現腐蝕、掉皮等問題,特別是沿海城市,臺風、海水可加劇腐蝕。再加上室外陽光照射,對冷庫內溫度有影響,頻繁啟動,耗能、耗部件,同時還要注意接縫處漏水問題。
三、土建+鋼建結合體
土建與鋼建優勢并具,未來主流建造方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制冷行業的發展,新的冷庫建造方式備受關注。比如土建與鋼建結合體,以全新的建筑理念即標準化、模塊化、工廠化等替代了原有冷庫類建筑的建造模式及運營方式,這種結合體冷庫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建筑規模也越來越大,目前已成為世界冷藏業發展的總趨勢,具有遠大的發展前途。
冷庫設計安全要求
1.采用氨為制冷劑的制冷系統的冷庫應建設在周邊人口密度較小的地方。
2.在制冷機房門口外側便于操作的位置,應設置切斷制冷壓縮機電源的總開關,此開關應能停止所有制冷壓縮機的運轉,且應設置相關標識。若機器控制屏設于總控制間內,每臺制冷壓縮機旁應增設按鈕開關。
3.對于氨制冷系統的機房應裝有事故排風裝置;事故排風機應采用防爆型電機,當制冷系統發生意外事故而被切斷供電電源時,應能保證事故排風機的可靠供電。事故排風機的過載保護宜作用于信號報警系統而不直接停排風機。事故排風機的控制按鈕箱應在氨壓縮機房門外側的墻內暗裝。
4.設在室外的冷凝器、油分離器等設備,應設有圍欄,禁止非操作人員進入,并設置標識。高壓貯液器設在室外時,應有遮陽棚。
5.冷庫須設變配電室,并應盡量靠近壓縮機房。
6.氨壓縮機房、高低壓配電室須布置應急照明,照明持續時間不應小于30分鐘。機房照明燈具選用防爆燈具,照度宜為50-70Lx。
7.氨壓縮機房應安裝氨氣濃度自動測量裝置,當氨氣濃度接近爆炸下限的10%時,應能發出報警信號。
8.氨壓縮機房應設控制室于機房一側,起動及正常運行中會產生火花的動力設備的啟動控制設備、庫房溫度遙測、記錄儀表等應布置在控制室內。
9.每臺制冷壓縮機、泵、冷卻塔等設備電機應裝設電流表;同一臺空氣冷卻器、蒸發式冷凝器等安裝有數臺電機時可共用一塊電流表,共用一組控制電器及短路保護電器,但每臺電機應單獨設置過載保護。
10.機房門應向外開。門的數量應確保人員在緊急情況下快速離開。